⑥
裁尺,用于裁切画心材料时作界尺之用,多用楠木、杉木制成。
⑦
棕刷,用树棕编扎制成,有南、北方之分
,
前者小且薄
,
后者大而厚。
⑧
排笔,由几支乃至
20
余支羊毫笔并排扎接而成,用于刷浆糊。
⑨
竹启子,大毛竹制成,呈剑形,前部薄而光滑,尖端半圆形,后部粗厚。
⑩
针锥,用于扎眼、转边和排毛等。
□
砑石,用以砑磨画背,质细光滑的鹅卵石
为之。另外还有浆油纸,水油纸等。
材料主要有:
①
纸,多用生宣纸,一般用作托画心,托绫绢或配覆背等。
②
绢,是平纹织物
,
用蚕丝织成
,
有粗细之分
③
绫
,
亦用蚕丝织成
,
并织有各种图案,多用于裱幅的天头、地头、隔水等。
④
锦,丝织物,多为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图案。多作手卷包首、册页封面、轴
幅锦眉和边框等。
⑤
浆糊,托裱所需的粘合剂。用去掉筋麸皮的淀粉或上好面粉打成,打浆时需放
入适量明矾,以防以后虫蛀。
⑥
颜料,即中国画颜料,用于染制纸、绢、绫及为破损的画心补色等。
⑦
胶矾水,用胶和明矾及水三者混合而成,用于加固裱件的色彩和纸绢质地。
⑧
轴头,用在挂轴式和手卷式的装裱中。前者多用紫檀木、红木、花梨、瓷、象
牙、角、金属等制成,呈蘑菇头等形状;安装在地杆的两端
,
既起到装饰作用
,
又
便于画卷悬挂。
后者常用象牙、瓷及金属等材料为主,圆形装于卷尾的上下两端。
⑨
画杆,分天杆、地杆,以杉木为主,要求平直,其中地杆要一定重量
⑩
绳、带、别
,
用于捆扎别紧裱物。另外还须备有一些化学药品
,
加高锰酸钾、草
酸、过氧化氢、丙酮、乙醚等,用于清除霉迹、迹等。
工艺
装裱有
—
套完整工艺过程,操作时须按要求进行。其过程首先是材料的托
和染,包括:
①
托绫、绢,将绫绢正面合案铺平,用排笔蘸清水将其刷透,后用干毛巾将水份
吸干,使绫绢紧绷案面,平直无皱,再刷浆糊,后将卷好的纸对齐绫绢,边展托
纸,边用浆刷刷实,完后再以棕刷排实,揭去,晾在墙上。另外还可将颜料放入
浆糊中调匀,刷至绫绢,上纸,凉干,即连托带染色
,
称浑托。
②
托镶料纸、裱背纸,大多托
3
层。先将第
1
层纸铺开,用稀浆水将纸刷平刷匀,
加托第
2
层,
对齐边口,
展纸,
刷实。
再用浆水加托第
3
层,
步骤同上。
3
层托好后,
再用棕刷刷一遍,晾干。
③
染材料,将颜料及胶用水浸泡化开,把所染纸绢绫反扣在画案上,往上刷颜色
水,要均匀,先刷托纸,后刷纸绢绫的正面。后上墙晾干。
接着托裱画心包括:
①
湿托法,用于不掉色的画心。把裁方的画心反铺于画案,润潮展平,上浆水,
沿画心四边刷上局条
,
后把托纸刷上
,
再用棕刷由上而下刷住托纸。
②
平托法,用于易扩散或掉色的画心。其法是托纸上刷浆水,画心覆其上。有飞
托、覆托之分。
再进行镶覆和砑装,包括:
①
镶覆,将托好的画心裁去多余的局条,再在画心四周镶覆上所需要的圈档、上
下隔水、天地头、惊燕,绫小边或通天小边等各种材料,然后在其背面刷浆水,
粘上覆背纸即可。
②
砑装,砑,即对覆背后的裱件用砑石砑磨,使之光洁柔软。装则指在裱好的画
幅上,装配天地杆、轴头、在杆上钻
,
穿绳
,
以便悬挂等,至此装裱工作全部结束。